文|心语
康熙巡视盛京,没看到盛京提督周培公,他以为周培公心怀怨恨,装病不肯见他。
周培公破察哈尔,平吴三桂,为大清朝立下了不世之功,康熙非但没奖赏他,反而把他放到冰天雪地的盛京,一放就是十一年。周培公即便心中有怨,康熙也认为有情可原,毕竟连他都觉得有愧于周培公。
(相关资料图)
康熙没料到,周培公不是装病,而是已病入膏肓了。面对一个行将就木的人,康熙向他袒露了心声:
培公啊,朕知道你撂不下心头之患。你破察哈尔,平吴三桂,为大清立下了不世之功。只可惜你是个汉人,而且手中还握着二十多万雄兵,满朝上下,蜚声不断,都担心你成为第二个吴三桂。加上明珠,索尔图他们,在暗中鼓动御史参奏于你,朕知道你的苦衷,但还是不得不逮个由头,把你贬到盛京来。你要知道,满朝文武和八旗将士的团结,比起你一个周培公来,在朕的眼里要重要的多。所以朕不得不牺牲你。
奄奄一息的周培公听到皇上的肺腑之言,感动得无以复加,他用微弱的口吻说:“皇上的做法十分妥当,周培公的荣辱不能妨碍大局啊!”
康熙知道周培公时日无多,干脆都说出来,也好让他走得安心,他说:“
朕可以明白地告诉你,盛京是满人的老家,朕把你个南方人撂在这冰天雪地里,也是为了监视你。惭愧!惭愧啊!”
听到这些,周培公压在心中多年的心结终于打开,当晚他就与世长辞了。
康熙为了表达心中的悲痛和愧疚之心,停朝一日,为亡者守灵。
周培公临终前,向康熙推荐了姚启圣,也是汉臣,是个六十四岁的干老头子,人称“老叫花”,可就是这样一个以嬉笑怒骂为护身之法的“酸腐老头”,却在为大清收复台湾立下汗马功劳后,全身而退。康熙封他为“西湖侯”,还将杭州的一座行宫和1300本珍品古籍一并赏给嗜书如命的他。
纵观《康熙王朝》,里面有三个汉人作为主线,分别是周培公,姚启圣,和李光地。
三个人里,无论是人品,还是才能,都首推周培公。他任劳任怨,恭顺谦卑,忠心耿耿,而剩余的两个人,要么酸腐,要么刁毒,都缺点不少。
可最终,三个人却属周培公的结局最为凄惨。这到底是为何?就让我们走进周培公,从他做的那些“蠢事”里,找到些为人和处世之道吧!
初识康熙是因为朱国治的举荐康熙铲除鳌拜后,第二件事就是要平定三藩,他的这项国策遭到满朝文武大臣的反对,都认为时机不到。
这时有个不知轻重的五品官朱国治参了吴三桂一本,康熙就以此为契机,招周国治进京面圣。当然给出的理由是朱国治诬陷朝廷大员,挑唆群臣关系,来京赴死。
朱国治在来京的路上结识了穷酸书生周培公,周培公得知朱国治的遭遇后,告诉他:“
大人此次进京,必有惊无险。但如果吴三桂不能奉旨到京,那大人就危险了,恐怕皇上要以大人的人头去安抚三藩的心了。
”
果然不出周培公所料,康熙本想招三位藩王进京,杯酒释兵权,可老奸巨猾的吴三桂却称病不能前往。康熙也只能对来京的两位藩王多加安抚,省得再生出事端。
而他为了表示朝廷对吴三桂的信任,决议要处斩朱国治。康熙对朱国治说:“朕知道你是忠臣,朕也知道吴三桂早有不臣之心,可现在朕只能杀了你,给朝廷换两年的时间,让朝廷养足精神和吴三桂开战。”
朱国治英勇赴死,走到半途被康熙叫了回来。康熙说这样肝胆照人的忠臣,朕如果杀了岂不成了昏君。他问朱国治敢不敢去云南当巡抚,监视吴三桂。朱国治回道,有何不敢。
就这样朱国治成了封疆大吏,官居一品,不过离他杀妻灭子,斩首祭旗也就不远了。
朱国治在上任前举荐了周培公,并把周培公对自己说的预言告诉皇上听,康熙听罢,说:“这个人有如此的眼光,如此的才华,朕还舍不得给你了。”周培公对康熙来说,有眼光有才华是不假,但他能参透帝心,也让康熙颇为忌惮,所以他没有把周培公交给朱国治,而是留在自己的身边,且用且防。
这就是一代帝王之心,他以恩威收服人心,把朱国治推向了争斗的最前沿,这条路也成了朱国治的不归路。
必须要说,朱国治是个大忠臣,他对皇权维护,对子民爱护,是个坦坦荡荡的好官。但他有勇无谋,不知审时度势,连老祖宗孝庄都不同意此时撤藩,周国治却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。最终不仅赔上了自己的性命,也赔上了妻儿的性命。这样的人不应该被赞许,而应该引以为戒。周培公,作为朱国治举荐的人,他的悲剧或许早已埋下了伏笔。
用举荐信为锁儿写状纸:人品贵重周培公进京赴考,却因忘了规避皇讳,没将玄字缺笔,被主考官撵出考场。
他穷困潦倒,想卖字却又张不开嘴,竟三天都没吃上一口饭。旁边卖豆腐脑的锁儿姑娘看不下了,便给了他碗豆腐脑喝。
周培公不愿欠人情,便拿出康熙老师伍次友写给明珠的举荐信,在纸的背面给锁儿写了状纸。
正巧这一幕被便装出宫的康熙看到了,他对周培公的人品油然起敬,邀请他到茶楼喝茶。
周培公不仅人品才华过人,眼光也了得,和康熙聊了一会儿,便起身给康熙叩头道:
“天子在上,如日当头,落榜生周培公叩见皇上。
”
康熙很惊异,他问周培公,你是怎么知道朕是皇上的?
周培公道,皇上气质高贵,如坐云端,再加上身边这位虎背熊腰的卫士,必是皇上无疑了。
康熙为周培公的人品才华折服,更为他的眼光锐利感到惊叹,要知道当年伍次友和他师友相称多日,都没发觉他是皇上。
正值国家用人之际,周培公被康熙发现,成了他的左膀右臂,彼时两人颇有惺惺相惜之感。
平三藩时的“稳”:内心强大周培公入朝为官后,康熙开始着手三藩事宜。他先用撤藩旨意去试探吴三桂,吴三桂狡诈多奸,对这个小皇帝的心思摸得透透的。
他立马交出了平西王金印,以示撤藩诚意。私下却在厉兵秣马,随时准备起兵。
此时的康熙还是太嫩,他以为吴三桂交出了金印,就会妥妥按朝廷旨意撤藩了。可谁知,到了二月二,吴三桂不是下山,而是杀了朱国治,起兵造反了。随后三藩皆反。
收到消息的康熙,分寸打乱,他觉得堂堂大清皇上,被臣子如此戏耍,真是奇耻大辱。说着说着竟然崩溃大哭,这下臣子也乱了,跪成一片,却没有一个想办法解决问题的。
这时只有周培公站出来,说,臣有本上奏。
康熙说:都这时候了,还有个屁奏。
周培公说,臣还是要奏。一,赶快缉拿吴三桂之子吴应雄;二,安抚甘陕将军王辅臣,不使之附逆;三,提防宫中作乱,无论太后,皇子,格格都要配备侍卫,尤其是皇上,更要有铜墙铁壁般的保护。越是危急时刻,才能越发显现出一个人的能力和定力,在康熙都慌作一团的时候,唯有周培公镇静自若,条理清晰,指挥得当。
当下,康熙一定会感念周培公忠心护主,才能卓著;可数年后,大清四海天下,皇权稳固,康熙回忆起当年的乱局,想到自己如何狼狈,而臣子周培公却是稳若金汤,滴水不漏。以康熙多疑的性格,他会不会心有余悸呢?
为索尔图开脱:大度三藩皆反后,开局战事一直不利,大清的半壁江山沦丧。康熙正在和周培公议事时,太监进来禀报说,索额图图大人说有平叛之策。
康熙让周培公躲在角落,听索额图怎么说。
索额图献计说,对吴三桂招安,自己愿意带着明珠和周培公的首级去和谈,以示大清的诚意。
听不下去的康熙将茶水泼了索额图一脸,并把周培公叫出来,让他说索额图在国家大难之时,利用平叛,排除异己,该当何罪?
康熙本想让周培公好好羞辱一下索额图,也杀杀他权倾朝野的傲气。
可周培公不愿做落井下石的小人,或许也不愿得罪索额图,毕竟他是国丈,又世代为官,树大根深。所以他言不由衷地说道:“
索中堂刚才的平叛之策,虽有不妥之处,却是为大清着想,是公心而不是私心……”
康熙听周培公竟然这么说,没等他说完,就一脚踹了上去,作为帝王,他最怕的就是权臣之间相互勾连,你为我脱罪,我为你脱罪,这岂不是要把他这个皇上架空嘛。
此时,看似康熙在生索额图的气,其实他最气愤的却是周培公。他一直以为周培公仗义果敢,敢言人不敢言,连他这个皇上的面子都不给。
可实际上,他也要看对谁,对这个三朝元老,当朝国丈,周培公就颇用心机,留有余地。
这当然不是康熙愿意看到的。
参与立储:目光深远正在君臣三人相持不下时,太监来禀报,皇后赫舍里难产,命悬一线。
索额图听闻,心惊不已,要知道赫舍里家族之所以如此鼎盛,和赫舍里位尊东宫不无关系。如果赫舍里难产而亡,那群臣的项背就会发生变化,加上朝中有明珠抗衡,赫舍里家族的荣耀将一去不复返。
所以索额图来到赫舍里的床前,对着奄奄一息的赫舍里,催促着:“女儿啊,你有什么话就对皇上说吧!有什么话赶紧对皇上说啊!”
他边说边抽泣不已,让身边的人无不为之动容。
赫舍里当然明白父亲的意思,她产下皇子,却命不久矣。此时,无论是为孩子,还是为家族,她都要做最后的努力,为他们争一个好前程。她用仅留的一口气,喊着“皇上,皇上……”
在场的孝庄,康熙,索额图,苏麻,哪个能不知道赫舍里最后呼唤里的意思,可谁都缄默不言。唯有周培公站出来,他不忍心让皇后带着遗憾离世,遂对皇上说:
“臣知道皇后的心愿。当前,外有三藩反叛,内有逆贼作乱,可谓非常之时。今日,皇上又得一位阿哥,加上大阿哥,皇上便有两位皇子了,臣叩请皇上在其中选择一位立太子,布告天下,以示大清繁荣昌盛,源远流长。”
周培公的一番话让康熙骑虎难下,对赫舍里他本就有愧疚,又在她临终时刻,他就是再不情愿,也只能这样说:
拟旨,按祖宗家法,坐朝之君,不立太子,当此非常之时,朕为固国本,决意建储。立皇子……胤礽为太子。“
康熙的话刚说完,赫舍里就与世长辞了。
赫舍里用最后的一口气为家族保住了荣耀,可她不知道,正是因为胤礽一出生就被立为太子,才让他的人生蒙上了一层阴晦,在看似无限风光的背后,却是万丈深渊。他承受了太多的针对和攻击,也让皇家的争储沉积了太多野心和勾心斗角,一旦爆发,必残酷至极。
所以多年后,当胤礽被废,康熙不无感慨地说:“
胤礽要不是太早被立为太子,其实是个好孩子!”
周培公此举,也犯下皇家大忌。试问,历朝历代,参与立储之事的权臣,哪个会有好下场。
更何况他刚刚为索额图开脱,已让康熙心中起了疑心,认为他在拉拢索额图,巩固自己的势力。现在他又逼皇上立了索额图外孙为太子,这下赫舍里家族势力非但没有因为皇后去世而减弱,反而变得更加炙手可热。
接下来的一幕就更加耐人寻味,索额图和周培公一同走出殿外,索额图连连给周培公下跪,痛心疾首道:“老朽昏庸无知,培公兄此番以德报怨,如同再造。”得到消息晚来一步的明珠,看到此情此景,不可能不向康熙汇报。
而这一切在康熙看来,简直就是在挑战皇权,身边的两位权臣,如果结为盟友,再加上刚刚立下的储君,对他这个当朝君主会形成多大的威胁,长此以往,国将不国。
所以等周培公带领着老祖宗的家奴,破了察哈尔,平了吴三桂,战功赫赫,名满天下时,明珠的一句:‘皇上,周培公现在的本事已远在三藩之上,如果他起异心,足能驰骋天下!”
康熙没有为周培公辩解,甚至都没有犹豫,好似就在等着明珠说这句话。随后他说道:
“是啊,周培公也应该把功劳分给别人一点了!”
写在最后周培公被贬斥盛京,一个南方人,到了冰天雪地的极寒之地,就是不死也是在苟延残喘。对于这么狠的惩治,连老祖宗都看不下去。
可对于康熙,一代帝王,他有愧却无悔。
周培公,眼光毒辣,人品贵重,内心强大,目光深远。身为臣子,身上有其中的一个优点都是大清之福,皇上之幸。可如果这所有的优点都集聚在一个人身上,皇上就要忌惮,要小心钳制了。
更何况周培公参与了立储之事,触碰了康熙最大的逆鳞。他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,都有恩于赫舍里家族,如若两方联手,一文一武,君与储君之间将日月不明,这可是比党争更可怕的事情,会动摇国之根本。
所以,周培公就是再忠心,再白璧无瑕,康熙都不可能把他留在京城,而盛京作为满人的老窝,是康熙最放心的地方,把他派往此处,一是为了监视,二也是任由其自生自灭。如果不是台湾叛乱,康熙想要周培公出山,恐怕他再也没机会和皇上见面了。
这就是皇权的无情和冷酷,无论是朱国治还是周培公,都是大清的忠诚,论人品和功绩,周培公更胜一筹。但他们的结局却都凄惨无比。周国治虽成了一品大员,却被吴三桂斩首祭旗;周培公当世奇才,却独处雪国,郁郁而终。
究其原因是,他们都在不是时机的时候,做了不该做的事,说了不该说的话。朱国治在新朝初建,国力不稳时,冒头挑战吴三桂,引起了长达九年的三藩平叛,民不聊生;周培公谏言立储之事,破坏了皇族祖制,也为后来九子夺嫡,骨肉相残埋下了祸根。
论人品,两人都品质高洁,而所做之事也都是出于公心,而非私欲。但结果呢?不言而喻!
伏尔泰说:雪崩时,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。
历史不会冤枉每一个人。你觉得你高尚纯洁,大公无私,就一定做得是好事吗?真不见得!
好比姚启圣,缺点不少,常常退缩,但他顺应时代,懂得及时放手,何尝不是人生最大的智慧!
姚启圣临别时对康熙说:“臣生于康熙之年,真是大幸啊!”
是的,他大幸,而他的幸何尝不是“退”来的。
愿我们的人生,不但要学会“进”,更是学会适时“退”,那将是你此生幸福的法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