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结论
事件:6 月13 日央行公布最新金融数据,5 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.56 万亿元,比上年同期少1.31 万亿元;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1.42 万亿元,同比增长9.5%(前值10%)。
5 月社融表现相对偏弱,居民中长期贷款、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是主要拖累:
【资料图】
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为2020 年来的低点,为1.36 万亿,这与近年来信贷进一步向一季度集中有关,同时票据融资同比大幅少增反映需求偏弱。5 月信贷同比少增了5300 亿,但今年前五个月新增信贷12.68 万亿,同比增加了1.8 万亿,同比增量仍旧亮眼,表明银行将信贷额度更多地集中在一季度投放;同时,5 月票据融资仅420 亿,同比大幅少增6709 亿,叠加票据利率处于低位,或表明当前信贷需求偏弱。
信贷结构延续了前期的特点,即居民端信贷仍然较为低迷,企业中长期贷款保持在高位。5 月居民新增信贷3672 亿,仍处于近年来的低位,其中短期贷款与往年差距不大,但中长期贷款显著低于往年,18-21 年同期居民中长期贷款平均新增4422亿,今年仅新增1684 亿,反映当前地产销售没有明显改善,而且在较高的负债成本和偏低的投资收益下,居民端“提前还贷”可能仍在演绎。RMBS 早偿率指数一定程度上反映居民“提前还贷”的比例,该指数自3 月以来持续上行,由2 月底0.1035 上行至6 月13 日0.2150;逻辑上,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累计值/商品房销售额应该较为稳定,2019-2021 年4 月该比值分别为46%、53%和46%,今年4 月该比值下降至19%,或同样指向居民“提前还贷”。
信贷整体偏弱的背景下,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仍同比大增2147 亿,一方面基建和制造业投资韧性仍在,另一方面可能与政策引导有关。
5 月企业债券-2175 亿,同比大幅少增2541 亿,信贷环境宽松可能部分替代了债券融资;5 月政府债券同比少增5011 亿,主要是因为去年专项债集中在5-6 月发行,因此6 月政府债券依然面临高基数。具体来看,财政存款同比少增3223 亿,对应于财政支出加快,财政加大对经济的支持力度;企业和居民存款同比分别少增1.2万亿和2029 亿,与去年同期偏高有关。
表外三项合计收缩1459 亿,其中新增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同比分别少减167 和922 亿;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多减719 亿,需求偏弱的情况下,银行将更多票据由表外贴现至表内。
M1 和M2 同比双双走弱。M1、M2 同比分别为4.7%(前值5.3%,下同)、11.6%(12.4%),M1 下行反映当前企业资金活性不足;M2 则受去年同期高基数、信贷扩张幅度下降的影响,往后看M2 的基数依然偏高。
总的来看,尽管一定程度上受“开门红”的干扰 ,5 月社融数据反映信贷需求相对偏弱,一方面印证了经济环比动能正在走弱,另一方面也打开了政策想象空间。数据发布当日央行开展20 亿元的7 天逆回购操作,利率为1.9%,利率调降了10BP。从经验上来看,2019 年至今OMO 共下调了6 次,此前5 次不管OMO 还是MLF 先下调,两者均跟随下降,且OMO 和MLF 下调幅度一致;经验上LPR 也都跟随下降,但降幅不一定与OMO 保持一致,2020 年2 月、2020 年4 月和2022年1 月的三次降息中,1 年期LPR 下降幅度与OMO 一致,5 年期降幅为OMO 的一半,但上次降息中(2022 年8 月),在OMO 和MLF 均下调10BP 的情况下,1年期和5 年期LPR 分别下降了5BP 和15BP。上次降息也处于地产下行周期,5年期LPR 降幅超出了OMO,本月LPR 是否将调降、以及5 年期LPR 的调整幅度值得关注,若5 年期降幅超过10BP,或将有利于提振地产的需求和市场对经济的信心。
风险提示:疫情反弹,影响供应链稳定进而抑制企业投资与融资需求;美联储货币紧缩超预期,影响货币政策走势。